心灵之光网

心理治疗师配合,心理治疗师配合什么工作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治疗师配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治疗师配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混合型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
  2. 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应该继续保持联系吗?
  3. 心理咨询师要为有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做什么工作?

混合型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

首先到医院检查有无脑器质性的病变,若有则需入院治疗,若没有,只是情感性的精神病,双向首选则碳酸锂治疗,并且配合心理治疗,双向情感障碍多是循环型,找到病发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个病还需要看发病年龄人格适应情况等。需长期观察治疗。

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应该继续保持联系吗?

我觉不应该,心里咨询师既是一个心理工作者,同时又是一个保密工作者,心里的相信而成立了联盟,一个把心里秘密交给一个可信的心里工作者,是对一个心里需要帮助的人的一种尊严,我觉得是保持联系方式,而不联系,如果需要帮助可以

心理治疗师配合,心理治疗师配合什么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己咨询的问题解决了就没必要继续联系,如果总联系就会耽误咨询师帮别人解决问题的时间。自己咨询的问题没解决或者解决了出于对咨询师的感恩、喜欢可以继续保持联系。这个都是大家随心的一个小事。

严格来说,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只能在咨访关系存续期间保持一定的联系,而且尽量通过第三人(一般机构助理)进行咨访时间的预约沟通,咨访关系结束后,不能再持续保持私人联系,这是咨访关系的设定,即为了保护来访者,也为了保护心理咨询师。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不行,主要有以下原因:

心理治疗师配合,心理治疗师配合什么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心理咨询师要保持中立性。

咨访过程中,职业特性要求心理咨询师要对来访者保持一定的价值中立,不对其遭遇的问题进行主观性的道德评价,来访者在这样状态下感到被理解和体谅,也更愿意倾诉和积极配合调整自己。但既然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心理咨询师也会像很多普通人一样,在其文化背景下形成个人的价值观,日常生活中难免流露出这些价值观的倾向。如果咨访关系结束后,双方仍保持密切的私人联系,甚至成为朋友,咨询师流露出来的价值观就会颠覆来访者在之前咨访关系中对咨询师的认知,尤其在咨询过程中,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心理咨询师的关注和包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因此,咨访关系结束后,总有人想维持这样的关系,来访者不会清晰地分辨出以前的那种让他感觉“和谐美好”的状态,是因为双方是在一种咨访状态,但关系维系在咨访关系外,双方互动的模式必然有所改变,心理咨询师不再像与来访者专有的咨询时间中那样全情关注在来访者身上,这让来访者会对咨询师产生疑虑,最终影响来访者的咨询效果

2、咨访关系被打破很难再续。

心理治疗师配合,心理治疗师配合什么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咨访关系,说明来访者对咨询师较为信任和认可,但是当双方从成为私人关系的那刻起,双方的咨访关系就被打破,特别是双方关系进一步成为熟人关系,一旦来访者的问题没有进行彻底解决,则很难向该咨询师“敞开心扉”,探究自己真实的内心,原有的咨访关系难以重建。其结果很可能是来访者重新去寻找一位自己能够信任且适应的另一位咨询师,影响来访者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影响咨询师做出专业的判断和引导。

3、保持咨访关系的设定是对双方的一种保护。

相信很多人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心态,如果认识一位自己较为认可的心理咨询师,只能每次提前预约才能见面,阐述自己的感受,时效性总会觉得有点延迟,但如果这位心理咨询师是自己的朋友,那么很多事会不会可以随时询问,得到更专业的指点呢?就像认识几个医院的大夫,有什么事随时咨询下,就比排队挂号问一圈感觉来得更轻松一些。这恰恰给来访者造成的结果是,免费的服务反而不珍惜,积极配合解决问题的动力明显弱化,另外一方面,心理咨询师则易被这样的关系困扰,毕竟心理咨询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些都是明码标价的资产,如果常与来访者保持咨访关系之外的联系,难保不会有个别人不懂分寸,伤害到心理咨询师的私人空间。

所以,不建议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之外,还保持其他层面的联系。心理咨询师只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位陪护者,总有分别的时刻,收拾好心情,调整好状态,终归要靠自己一路前行。


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头条号!

咨询师与来访者继续保持联系,分为3种情况:

现在进行时,过去完成时,未完待续时。

1.现在进行时:咨询正在进行的[_a***_]。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来访者,咨询师不要跟来访者发展咨询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2.过去完成时: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已经结束了三年以上,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发展咨询关心以外的其他关系;如果发展了其他关系,那么之后来访者就不能再找这个咨询师做咨询了。

3.未完待续时: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结束了,但是未满三年,咨询师不要跟来访者发展咨询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以上的建议不是绝对的,尤其现在是网络社会,咨询师与来访者很有可能会出现咨访关系外的其他关系,比如说双方在一个群中巧遇。

心理咨询师要为有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做什么工作?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心理咨询师不是医生,心理咨询范畴内的所谓“心理问题”,是指来访者有一个或几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他自己认为这个(些)问题是心理方面的,所以主动寻求帮助。而不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界定这个人是有问题的。

那么心理咨询师在最初接待一个来访时,首先要评估自己与来访的匹配度。这个评估简单来说,就是看自己与对方相处是否感到不舒服,是否感觉对方是个病人,或者是否有强烈的意愿要去改变对方。如果没有明显的这些感觉出现,说明咨询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理解对方,这里所说的理解是指专业上的理解,是建立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并非我们平常聊天说的那种理解。咨询师能够听懂对方在表达什么,能理解到他为什么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就有了开始合作进行这项工作的基础。同时来访者遇到的问题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并不是问题,不会被困住,才有可能尝试着一起来解决来访者遇到的问题,帮助他走出困境。如果出现强烈的不愿相处的感觉或想要去改变、治疗对方的动机,那就不适合工作。

当我们发现自己与来访者不匹配时,就需要进行专业评估,这个人是否存在心理异常心理疾病。如果是,那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范畴,建议他去医院进一步诊断、接受治疗。如果对方并不属于心理疾患,只是与咨询师本人不匹配,不适合工作,那么就会转介给其他适合的咨询师,或者向对方说明情况,请他另寻咨询师或咨询机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那些有诊断的,正在接受治疗的心理疾患,寻求咨询师配合干预时,咨询师需要与主治医生沟通,同意配合治疗并了解用药或物理治疗的情况。

心理咨询师初期的工作大致就是这样,至于后续如何干预,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技术流派有不同的应用技术,最主要是针对那个特定的人特定的情况,都是活的,所以没有办法说我们会做什么,怎么做。

我尽量用直白的表达来解释,不知是否能满足到题主对这个问题的期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治疗师配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治疗师配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eautiful-machines.com/post/5677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