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光网

心理疾病污名现象,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疾病污名现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疾病污名现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心理卫生科学什么?
  2. 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进校园心理咨询室?
  3. 联合国下属机构发表“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你怎么看?

心理卫生科学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心理疾病污名现象,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卫生科学是一种维持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患、并帮助人们发挥心理潜能的科学。心理卫生学包括所有用以促进或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心理失调的复原、精神疾患的预防以及协助因应外在压力

社区心理保健学认为心理健康、人口压力及社会不安之间有相互关系他们也处理某些社会问题,例如药物滥用及自杀防治。

对於各种不同年纪的精神疾患的治疗,他们的方法从较消极的忽视、投药、孤立,到较积极的治疗及社会整合,通常是具理想性的改革者。

心理疾病污名现象,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精神疾患的预防包括出生前的照护、虐待儿童警示方案以及对犯罪受害人的心理辅导

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药物治疗(drug therapy)、及支持团体(support groups)。

他们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则是透过大众教育去对抗加诸在精神疾患患者身上的污名(stigma),并鼓励患者去接受治疗。

心理疾病污名现象,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进校园心理咨询室

自己学校,自己的老师,应该是担心保密性,这是一个顾虑,另外对心理问题还有误解,一想到心理咨询,就想到病,甚至精神病,爱面子,因此压抑,不去找老师。

学校要想开展好心理辅导工作,需要开心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重视心理成长思想和观念,并对心理咨询能科学认识这样做一下,学生的求助率就会提升了。

学校也需要重视心理咨询,有了这样的氛围,校内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才能蓬勃发展。

首先人们都有自我心理安慰觉得事情并不大,可能是最近压力大原因,就不太愿意去心理咨询室

还有就是学生[_a***_]都很爱面子,怕被别人知道宣扬出去,会受到非议,说一些闲话,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感觉压力大或者有一些心理障碍时候,你回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吗?

其实不管是学校的心理咨询还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不无例外的是,有些共同担心之处会让学生也好,社会人士也好,都对心理咨询的困惑的地方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人的不安全感的体现…

首先,学校心理咨询不论是从其保密性还是专业性来说,都是欠缺的,而这种欠缺会给大多数学生带来"我咨询了以后,老师会不会告诉我父母?学校同学会不会知道然后认为我心理不正常?和老师以后的关系还纯粹吗……"被这样一种想法困扰着,毕竟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有问题的!

其次,学校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仍然存在很大弊端,这是毋庸置疑的,像多数校心理咨询都是抓个政治或班主任坐在里面,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政治和心理咨询本身就是想冲突的!我们说,政治是关注团体,国家情怀!而心理咨询则主以个体及个体心理为主,所以并不能相混淆!同时,有些学校为迎合国家强制性政策,抓一个老师培训培训,拿到心师资格证后就以为完成了任务,可事实是,真正能从事心师实践是需要几年甚至一生去用心学习的…

更何况学校咨询还是会以教育性性质为主,在对心灵的关怀和理解上的重视度仍然不够!

当然我想更实质的是现今人们并没有具备把看心理咨询和像看病吃药一样平常这样的一个观念,和国外比较起来,这条路漫长而曲折!尽管也不排除像以前的我一样很不愿意和人交流和轻易敞开心扉这样的性格,所以话说回来,安全感的问题始终是让人去考虑楼主这样的一个实质性原因所在!

目前,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各学校基本上开设了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说明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正如题主所疑惑的,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进校园心理咨询室呢?

作为一名从事了十余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学教师,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心理疾病污名是指人们对心理疾病或心理疾病患者存在的负面评价、消极的情绪体验和歧视行为,可以分为心理疾病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是指人们认为寻求专业心理求助的人是有毛病,是神经病,是不被社***接受的。自我污名是指当事人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消极的,不坚强的,从而引起自信自尊受损、自我贬低等状况。

心理疾病污名在各个年龄段都存在,在学生当中表现更为突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学生的私密空间小。绝大部分学校的学生都统一上课、集中住宿,公共食堂一起吃饭。也就是在校学生的私密空间非常有限,几乎时刻处在被关注的环境中。因此学生发生心理问题后多有担心和顾虑,害怕自己被当成怪胎,甚至被学校劝退,因而会尽量的掩盖病情。

其次,学校对于心理疾病污名化缺乏针对性工作。目前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多以“守株待兔”的方式被动进行心理咨询,开展的一些关于心理健康常识的宣传工作效果有限。此外实际情况是,心理健康教育现在还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场地缺乏、人员不足,即使想要开展相关工作也无从着手。

第三,学生的社会定位及未来社会预期收益比较高。很多学生都担心自己如果暴露了心理障碍信息,可能未来会在升学、就业结婚、升职等方面带上“耻辱性”的标签,难以获得理想的机会。因此在校学生对心理疾病的顾虑更胜于普通公众,即使已经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尽量否认和掩饰。

联合国下属机构发表“游戏成瘾精神疾病”,你怎么看?

世界卫生组织这次发表认为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并非学界共识的结果,而只是反映在持续的争议中持支持态度的专家在世卫组织中占据上峰。

争议的焦点是,要把游戏成瘾确立为一种精神疾患目前尚没有足够的研究基础,它完全可能只是其他精神障碍的伴生症状。例如,购物成瘾,即所谓的购物癖,其实是焦虑障碍的特异性表现。游戏成瘾作为非物质成瘾中的一类,迄今仍然没有足够理据自成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

另一方面,就算把游戏成瘾纳为精神疾病之一种,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更像是行为失控,需要的不是治疗,而是行为矫正

例如,就以最新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为例,临床上确定的非物质成瘾障碍只有赌博障碍一种,对待游戏成瘾就相当谨慎,没有将其纳为其中一种。

即使以这次世界卫生组织所确立的“游戏成瘾”作为精神疾患之一种,其临床甄别标准也十分严格。兹列如下:

1、对玩游戏的控制能力受损(比如开始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场合等);

2、游戏高于一切,其他兴趣以及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

3、即使导致了负面影响,游戏行为仍在继续和升级。

另外,要想确诊“游戏成瘾”,行为模式还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换言之,按照世卫组织的诊断标准,游戏玩家中符合游戏成瘾的也属于极少数,大多数游戏玩家都距离临床标准甚远。可以这么说,99%以上的游戏玩家都不是游戏成瘾,即使个别疑似患者,也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导致行为异常才可能确诊为游戏成瘾障碍。

问题是,世卫组织的这个举动会给社会人群带来误导。具体反映在如下几项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疾病污名现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疾病污名现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eautiful-machines.com/post/5623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